您现在的位置:新闻首页>医药要闻
楚雄市紧密型医共体转诊中心:双向联动破解就医难题 分级诊疗守护群众健康
作为深化医改、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实践,楚雄市紧密型医共体转诊中心自2025年4月1日运行以来,24小时不间断为群众提供精准、高效的转诊服务,通过优化流程、畅通渠道,成为连接市、乡、村三级医疗机构的“生命纽带”。 2025年5月29日,楚雄市紧密型医共体远程会诊信息平台同步试运行,为分级诊疗插上“智慧翅膀”。截至6月30日,该平台已完成远程会诊25人次,实现优质医疗资源“沉下去”,群众就医“少跑腿”。
一、数据透视:分级诊疗精准匹配“急慢需求”
转诊中心数据显示,2024-2025年上转疾病以心血管疾病、免疫系统疾病、呼吸系统疾病、消化系统疾病及肿瘤疾病为主。基层医疗机构因技术设备限制,对重症肺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等复杂病例,以及多发骨折、严重创伤等需手术干预的急症,需及时上转至总院;而下转患者则集中在脑血管意外恢复期、骨折术后康复期,通过“急性期在总院救治、稳定期回基层康复”的模式,既减轻患者经济负担,又盘活基层医疗资源,实现“大病不出市、康复在基层”。
二、远程会诊+绿色通道:医改智慧破解“救治痛点”
(一)远程会诊“隔空”救命,基层患者免奔波
远程会诊信息平台试运行后,转诊中心将基层会诊响应时间从原来科室自行联系所需的2小时,压缩至中心统筹调度的30分钟内完成,实现“基层呼叫、总院响应、专家指导”的高效协同。今年5月,大地基分院一名80岁患者因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脏病”入院,病情危重且家属拒绝转院。转诊中心紧急联动医共体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通过平台远程会诊,实时指导调整治疗方案,患者病情迅速好转并顺利出院,避免了长途转诊风险,让“家门口看专家”成为常态。
(二)绿色通道“极速”救治,急症患者抢时间
针对急危重症患者,转诊中心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,确保“时间就是生命”。今年6月,东华分院接诊一名车祸外伤患者,家属因处理事故无法陪同,分院立即上报转诊中心。中心迅速启动应急预案,协调医共体总院急诊外科团队在最短时间通过绿色通道直达手术室,成功挽救生命,彰显了“医共体一盘棋”的高效协同优势。
三、医共体优势凸显:让分级诊疗“落地生根”
楚雄市紧密型医共体以“上联三甲、下带乡村”的分级诊疗模式为核心,转诊中心与远程会诊平台的联动,正是医改政策落地的生动实践。通过整合总院胸痛中心、卒中中心等急救资源,联动19家医共体成员单位,形成“基层首诊、急慢分治、双向转诊”的就医格局,不仅提升了急危重症救治效率,更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,切实降低外转率,为建设“健康楚雄”筑牢民生屏障。
下一步,楚雄市紧密型医共体转诊中心将持续优化远程医疗平台,扩大基层覆盖范围,加强医务人员培训,推动“预防-诊疗-康复”全周期服务闭环,让医改红利更多惠及辖区61万群众。
杨德祥 楚雄市人民医院党政综合办 李家兰
上一篇:避开6大运动雷区,Discseel®Procedure・DST椎间盘修复再生术助你重获健康腰
下一篇:没有了
- 凡本网注明"来源:中国医药卫生网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中国医药卫生网,转载请必须注明中中国医药卫生网,http://www.medicinesx.com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-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-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